横县茶叶概况
一、横县简介 横县位于广西东南部,距自治区首府南宁约90公里。全县总面积3464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横县建制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全县辖17个镇5个乡,总人口108万人,有汉、壮、瑶等15个民族。 横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珠江主流河段郁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县,全长144公里,船只上通南宁、百色,下至广州、珠海、港澳等地。县内过境铁路76公里,设有6个火车站,公路里程800多公里,境内高速公路里程100公里,设有多个出口。 横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宜于动植物生长。横县农业以水稻、甘蔗、茉莉花、茶叶、桑、荔枝、龙眼等作物为主。目前,横县已形成粮食、蔗糖、花茶、桑蚕、水果、水产、畜牧、林业等八大基地。 二、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过程 横县种植茉莉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多年。公元1566年,横州州判王济在《君子堂日询手镜》中记述,横县“茉莉甚广,有以之编篱者,四时常花。”明版《横州志·物产》也有类似记载,明朝诗人陈奎咏花作诗云:“异域移来种可夸,爱馨何独鬓云斜,幽斋数朵香时泌,文思诗怀妙变花。”说的就是茉莉花。 横县花茶生产始于六十年代初,当时横县茶厂自种茉莉花,自己窨制生产茉莉花茶,年生产花茶100担左右,大规模种植则是七十年代末的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横县茶厂经过调查研究,根据当时的市场趋势,结合自己种植茉莉花十几年的经验,根据横县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横县茉莉花众多的优点,决定大力发展茉莉花生产。1980年,横县茶厂开始引进双瓣茉莉花种苗,在县城附近的农户试种,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横县县委、县政府掌握这一情况后,经过反复调查,充分研究,发现茉莉花种植在横县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于1981年以点带面引导农民在城区营造一条9000亩的茉莉花产业带,后来逐步扩大到县城周边的其他乡镇种植。与此同时,原商业部(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把广西横县确定为新的茉莉花茶生产基地。1993年,横县茉莉花种植进入鼎盛时期,种植面积7.1万亩,但由于当时缺少正确的引导,花多茶少,经济效益并不是很高。为了引导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自1993年后,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茉莉花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商到横县生产、加工、销售茉莉花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规范市场管理,使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在横县的茉莉花发展史上,县委、县政府为了巩固、发展、壮大这一支柱产业,多次成功地举办大型花茶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1989年,原国家商业部茶畜局在横县召开的“全国花茶加工产销座谈会”,全国15个省、市、区80多名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大大提高了横县茉莉花的知名度,此后,全国的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逐步转移到横县。二是1993年横县举办大型的首届“花茶节”,邀请全国各省、市1300多名茶商参加,从而吸引了全国各地更多的茶商到横县生产、加工、销售花茶,把横县的花茶生产推向了又一个高潮。三是1999年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的“中国茉莉花之都——广西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研讨会”,向全国推出了横县的整体形象,为横县的茉莉花产业积累了一定的无形资产,进一步提高了横县的知名度。四是2000年和2001年连续成功承办了首届和第二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参加交易会客商分别为2000多人和4500人,成交额分别达1.03亿元和2.15亿元,两届交易会有近80家国内外宣传媒体参与宣传报道,使花茶产业的升级逐步走上轨道。 随着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了培育市场,规范管理,县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立了8个茉莉花交易市场和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西南茶城。同时下大力气,加快横县交通、通讯、城镇建设等硬件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有效地促进了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 三、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现状 横县的茉莉花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全县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县种植茉莉花的农户有6.8万户,花农33万人,茉莉花种植面积7万多亩,年产鲜花6万多吨,茉莉花销售收入3亿多元。横县的茉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附城、云表、那阳、马岭、校椅、莲塘等乡镇,连片种植面积大,有较高的集约经营水平。 横县的花茶加工厂经过多年的发展,由六十年代的一家已发展到现在的180多家,全县年花茶加工能力突破200万担,实际年花茶加工量100万担左右,每年茉莉花及花茶销售收入10多亿元。目前,横县的茉莉花产量和花茶加工量均达到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被新闻界和茶叶界誉为“中国茉莉花之都”,2000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 四、横县茉莉花的主要特点 横县的茉莉花具有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香味浓等特点。 横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十分适宜茉莉花生长。 横县的茉莉花从每年4月上旬开始上市,直至11月中旬才结束,花期长达七个月之久。由于横县茉莉花花期早,为横县花茶加工业抢得了先机,争得主动。花期长,香气浓郁,是花茶加工的上品,芳香的茉莉花深深地吸引了众多的花茶加工商,使他们流连忘返。横县的茉莉花花蕾大而饱满,花色雪白晶亮,平均亩产达到800-1000公斤左右。由于横县的茉莉花产量高,因而花的价格较低,一般每公斤6元左右,而且由于花的香味浓郁,在花茶加工过程中毋需使用太多的花,在加工同等数量和质量花茶的前提下,用横县生产的茉莉花加工,用量仅是其它茉莉花的70%!这就大大降低花茶加工的成本,使得全国各地的花茶商蜂拥而来。不仅如此,横县在发展茉莉花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推广无公害农药,降低花茶农药残留量,所以横县的茉莉花质量也是特别的好。花香蝶自来。正是横县茉莉花具有众多优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花茶加工商云集横县,在横县发展自己的事业,在横县安家落户,共同发展我国的花茶事业,同时横县的茉莉花产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五、横县茉莉花产业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为了加快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巩固“中国茉莉花之都”的地位,促进横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横县成立了茉莉花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副主任由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及分管副县长担任,委员会成员由县各部、委、办、局领导及各大银行行长、县信用社主任、横州镇、附城镇领导担任,并成立横县茉莉花产业管理局。 管理方式上以宏观规划,生产指导、技术服务、市场开发、品牌创造为主,同时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服务工作。 六、横县茉莉花产业管理局的主要职责 ①督促、落实委员会的决策; ②编制全县的茉莉花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和区划,提交委员会决策; ③对全县茉莉花产业发展,包括茉莉花的种植、生产、花茶加工、商标品牌、卫生标准、质量管理、信息、销售、流通以及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协调有关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④就茉莉花产业的发展、质量、卫生、销售、税费、宣传、教育等,协调农业、税务、物价、工商、技监、卫生、防疫、宣传、教育等部门; ⑤组织审批与茉莉花生产有关的农药、化肥等物品的生产和销售; ⑥组织审批与茉莉花有关的检查活动和收费; ⑦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与茉莉花产业发展有关事项。 七、横县茉莉花茶的特点、生产规模及主要品牌 横县茉莉花茶的特点是香气浓郁,鲜灵度高,香味持久耐泡,爽口宜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据统计,目前横县现有厂家一百八十多家,年生产花茶能力超过200万担,实际加工量每年约为100万担。 横县茉莉花茶的主要品牌有:横县茶厂生产的“金花”牌,郁江茶厂生产的“郁江”牌,校椅花茶厂生产的“金莉”牌,阳春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锦河”牌,华湘茶厂生产的“乔王”、“灵香”牌,桂枢茶厂生产的“桂枢”牌,永盛茶厂生产的“石豹”牌,南方茶厂生产的“南方”牌,天晨茶厂生产的“天晨”牌。 八、关于“中国茉莉花之都”、“中国茉莉之乡” 由于横县茉莉花品质之高、面积之广、产量之高,以及为中国­花茶业所作的贡献,横县被茶业界和新闻界誉为“中国茉莉花之都”。 2000年春,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共同开展“中国花木之乡”评选活动。横县人民政府积极组织材料申报,鉴于横县在茉莉花生产上取得的规模和效益,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于2000年6月1日下发了“林造发[2000]246号”文件,把横县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 九、西南茶城的定位 西南茶城位于横县县城,营业面积3576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花茶专业市场。这里有比较完善的交易管理系统、电脑行情信息系统,以及通信、保安等服务系统。 十、西南茶城的三个组成部分和功能西南茶城包括三个部分: 1、茉莉花交易市场──建成于1993年6月,营业面积11920平方米,共有摊位110个,主要用于交易新鲜茉莉花。交易期通常为每年4月至10月,年成交茉莉花5万吨,占全县茉莉花产量的80%; 2、茶叶交易市场──建成于1997年5月,营业面积11920平方米,共有71间店铺,每间42平方米,主要用于交易茶坯和花茶之外的成品茶,以及茶具等相关产品,年成交量为40万担,成交额3亿多元; 3、茉莉花茶交易市场──建成于2000年5月,营业面积11920平方米,目前已有近30间店铺投入使用,每间42平方米,主要用于交易茉莉花茶。 三个市场互为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茉莉花交易市场是茉莉花生产与花茶加工厂的纽带,茶叶交易市场是全国各地原料茶的销售市场,茶坯经该市场与茉莉花一起“流向”花茶加工厂,加工生产出的茉莉花茶再由茉莉花茶交易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了“买全国的茶,卖全国的茶”的格局。 十一、建设西南茶城的意义 1、西南茶城把茉莉花生产基地与花茶加工厂以及茶叶生产地与花茶销售市场联为一体,促进了横县茉莉花茶产业向规模化发展; 2、西南茶城的建成,便于茉莉花交易、茶叶交易和花茶交易的集中管理,使流通大市场促步形成规范化; 3、大大提高了茉莉花茶及其加工原料的交易效率,有助于市场信息的交流,降低交易风险,促进横县茉莉花茶的对外销售; 4、使横县成为中国南方的茶叶集散地,有利于花茶产品和其他茶制品形成品牌,开拓中国西南地区乃至东南亚的茶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