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贵州省凤冈县,今年来认真结合县情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茶产业发展机制,率先在琊川镇有效采取“以企带户”的模式,促进了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
据了解,凤冈县“以企带户”模式,就是以茶企业向茶叶种植户提供茶苗(县政府每亩补助250元,差价由企业承担),参与茶农实行效益分成的种植模式。农民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负责种植和管理,县政府在茶叶生产上的扶持政策,如肥料补助等,由企业按农户花名册分发给茶农。茶园投产后,农民将茶青按市场价格卖给企业,其中农民分成90%,企业分成5%,村级分成5%,企业通过加工从中获利,农民通过销售茶青获取利益。
如今在凤冈县,琊川镇茅台村东方红林场一职工,采取“以企带户”的模式,与茅台村委会组织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茶叶,三方各自按自己的责任履行义务,农户按分户移栽茶苗,面积有500多亩。另外,琊川镇种植大户李银江、胡涛等,都采取了以企业带农户的模式发展茶产业,目前正在修建茶叶加工厂。
凤冈县推行的“以企带户”茶产业种植模式,较以往大户与散户种植相对比,有“两增四减”的好处:即:群众自种自收,有利于精耕细作,在种植与管理(抗旱、除草、施肥、病虫防治,修剪等方面)上更加精细,确保茶苗的生长,使茶园早日投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企业茶青原料得到了保障,加工企业拥有庞大的种植群体,企业的茶青原料能源源不断地保证供应,增加了企业效益;企业投入茶苗,减少了农民的投入风险,有利于栽种时间,品种的整齐划一;农民投工投劳,减少了劳力的现金支出和农户的责任心,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得以提高;茶叶投产后,企业收购茶青,减少了农民与企业跑市场的费用和茶青外销易变质的风险;群众分户种植,减少了土地纠纷。
凤冈县“以企带户”的茶产业发展模式,切合县情实际,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有利于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